标题
通用篇:第四课 科幻小说创作入门指南
17K编辑团队 17K编辑团队

在开始今天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说几句题外话。

即便是2019年《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大爆,但从当下整个网文市场来看,坦白说,科幻小说无论电子付费还是版权开发方面短时间内远远比不上都市和玄幻,甚至连仙侠和历史类型都不如,整体处于偏下的位置。

但是,站在新人作家的立场,我个人其实是鼓励有天赋的新人在科幻领域进行创作的。因为,相对于其他类型,科幻小说具有付费率高、读者凝聚力强的特点,而且作品之间的竞争也相对弱一些,比较适合新人冒头。

现在,我们来聊一聊网文小说科幻题材的写作。

之所以在科幻前面加一个网文小说的前缀,是避免有些朋友对接下来的话产生理解的分歧,我们接下来聊的科幻小说仅限于网文市场,没有软、硬科幻之分,只是网文科幻。

什么是网文科幻小说?

网文科幻小说,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科幻小说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人类阅读的载体是纸质媒体,作家们有充足的时间积累知识,然后创作。因此,传统出版科幻小说对未来、人性的探索远远高于故事本身,它们专业性更强、传播力更广,却不适合当下快餐化阅读的网文市场。

很多人很反感快餐文学这个词,觉着这是对网文的一种侮辱,但就像上个世纪的武侠小说一样,这就是网络文学现在的定位。

怎么写呢?

一提到网络科幻小说,大家脑海中首先蹦出来的书名可能有很多《小兵传奇》、《吞噬星空》、《无限恐怖》……

这些书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写的很长,这需要在新书准备阶段就写好大纲,把整本书的世界、背景以及人物关系做一个详细的罗列,以避免书写到后期没有剧情可写。

再比如说,虽然是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开篇,但开篇都很吸引人。

《小兵传奇》是在网文早期,因此叙事上面作者没有用过多的写作技巧,开篇就一直压着主角的视角发展剧情,因为那个时间段网络文学科幻题材匮乏,因此主要以脑洞取胜。

等到《吞噬星空》和《无限恐怖》出现,网络科幻小说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类似星际、机甲、末日的作品层出不穷,在这个阶段这两本书分别在两个方向做到了极致。

《无限恐怖》将脑洞发挥到极致,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凭借从来没人写过的题材出奇制胜;《吞噬星空》在此前的科幻题材基础上进行脑洞的融合,并与作者本身的个人风格结合在一起,也因此达到了另外一个极致。

但,最大的共同点还是它们做到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共鸣。

什么是作品的共鸣呢?

共鸣就是,读者能和故事里的主角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带入到作者的小说世界里去,感同身受。

绝大多数投稿被编辑PASS都是死在这一点上。

这就是编辑们常说的——代入感。

小说之间的写作技巧大同小异,科幻题材只是网络文学众多分类中的一个,相信其他编辑在写的时候都会大概聊一些关于代入感的问题。

因此,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着重说说科幻小说怎么写才更有代入感。

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常见的办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玩脑洞。像《无限恐怖》一样,通过一个读者不常见或者根本没见过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读者没有看过同类型一样的没有对比,因此只要故事有噱头、足够吸引人,哪怕文笔、节奏都存在很大问题读者也会忽略,自然而然和作品的角色之间产生代入感。

第二种是接地气。这个方式比较多一点,可以是从职业,也可以从事情上面入手,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以及听到的人和事情来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拉近读者和作品角色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代入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读过很多网络科幻小说的人可能会发现,成绩比较好的科幻小说里面主角要么是上班族、要么是学生……都是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或者自己本身正在从事的职业的,很少有主角是科学家的。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理解,科幻小说的主角难道不应该是科学家吗?即便不是科学家起码也要和科学沾沾边吧?

这就是身份上的代入感。

什么样的人看小说,为了让这些读者和作品之间最快产生代入感,自然而然是写他们的职业更容易一些。

就像投放广告一样,只有把广告投给同样有需求的人才能把东西卖出去。

写网文最怕没有代入感,只要让读者对故事里的主角产生了代入感,那后面的一切就都好说了。

现如今,科幻作品里流行几个创作流派:

无限流:以《无限恐怖》为代表作,主角进入主神空间,进入各个影视剧世界,挣扎求存,完成任务。包括延伸的单纯穿越影视剧、动漫等世界的作品流派。

机甲流:以无限星空为背景,主角驾驶机甲,冒险升级的作品流派。代表作:《机动风暴》、《机破星河》等。

末世流:末世流与废土的原始定义相似,即以人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或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流派,代表作:《狩魔手记》、《第九特区》、《黑暗血时代》、《我的女友是丧尸》。

科技流:主角依靠金手指在都市攀爬科技树的作品流派。

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比如主角穿越成动物或者奇幻生物的作品流派。

科幻作品,只要脑洞够大,皆可创作。